新冠疫情之下,全国乃至世界都面临着巨大危机,教育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倒逼线上教学迅速发展,近半个学期过去,师生们渐渐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而如今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如何进行线上考试成为老师们面临的新困扰。
在4月8日武汉“解封”这个特殊的日子,教发中心组织了一场关于线上教学期中考试形式的圆桌会议,来自6个不同学部的14位老师齐聚线上,交流彼此计划采取的考试形式,探讨新形式下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
高老师认为,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而是督促学生复习、掌握所学知识,因此高老师计划采取开卷考试形式,但控制考试时长,使学生无暇相互作弊。
预计考试形式:超星学习通开卷
时间:限时2小时
内容设置:60%相对简单
Tips:此前做过相同形式的模拟考,效果不错。

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工具
何老师所在的基础医学院较早引入了线上教学工具,因此有较为丰富的线上考试经验。何老师认为,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考试,可以通过限制考试时间、设计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打乱题目和选项顺序等方式防止学生作弊。但何老师同时强调,应引导学生关注知识本身而不是成绩,因此,过去,她未将线上考试成绩计入课程总分,并鼓励学生通过刷分巩固知识,形成形成性评价,而自己则根据考试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并查漏补缺。
预计考试形式:在线上教学平台建立题库,使每个学生题目不一,并缩短考试时间,增加题量。
Tips:计划在期中前进行模拟考,若效果好则将其用于期中考试。

如何使线上考试更加公平合理
苏老师从五个方面提出自己关于如何使线上考试更加公平合理的思考:严明利害关系,让学生无心互传答案;加大做题数量,让学生无时间可抄袭;增加主观问题,让标准答案不存在;注重平时成绩,让形成性评价深入人心;利用直播平台,现场呈现某些层面的考试。
Tips:苏老师还提出仿照托业考试,将题量增至学生无法完成,如设置200题1000分,老师根据班级整体答题情况确定最终分值。

期中自测经验分享
4月6日,王老师进行了线上期中自测。
在进行自测前,王老师认真思考了此次考试的目的,即:督促学生对上半学期内容系统复习,查漏补缺;使学生熟悉期末考试形式,计算题答题策略;强调独立完成随堂习题的重要性。
题型:选择、填空、计算,与期末考试相同
题量:小于期末考试
方式:7:50将自测题上传至qq群,要求学生在9:35前将解答上传至群作业,同时上传单面A4纸的知识点整理或思维导图
Tips:王老师在考试题目中加入了随堂习题,并在考试结束后将包括给分细则的参考解答发送给学生,全天候线上答疑。

选修课考试形式思考
由于讲授的是选修课,且平时成绩组成丰富清晰,万老师在考试时更希望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复习的目的,并给学生机会提高分数,让此前学习较差的学生有希望,较好的学生多挑战。
预计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题型:简答、计算各2-3题,并设置附加题
时限:1小时
变化:提升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比重降至30%

专业基础课考试形式思考
预计考试形式:
学习通/问卷星
中国大学MOOC平时+期末 3次机会取最高成绩
同时,林老师思考了如果期末考试也需在线上进行应如何应对。她提出:
1.需要更为灵活的政策,但同时把握好灵活程度;
2.应思考清楚课程及考试目的是什么,学生已有的基础在哪里,学这门课对学生后面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3.若期末前无法返校,是否可以将本学期期末考推迟至下学期开学进行?
4.进行开卷或是闭卷考试?
5.是否有必要对考试进行监测?

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
本学期,高老师没有承担本科生课程,但他分享了自己过去的经验。过去,他没有设置期中考试,但每月末会进行一次40分钟的随堂考试,题量为期末考试的1/3,难度和期末考试一样,题目为往年期末考题目。
他也对线上考试形式进行了设想,他计划让学生根据需求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设计电路/用电子设备做电路仿真。这样的考试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在此前的实验课上,他也在实验室内采取过这样的形式,并认为不需要监考,效果较好。

“官方与非官方”“标准与非标准”
郭老师认为,采取何种考试形式需要考虑“官方与非官方”“标准与非标准化”两个层面的问题。
在太阳成集团tyc539发布有关考试政策、给出技术解决方案后,老师们才能在一定范围内确定解决方案。而在确定考试形式后,评分的标准化问题也需要解决。此前,很多基础性课程采取封闭集中、流水改卷形式,但如今这种形式很可能无法适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思考。
在每个老师分享结束后,参会老师还就彼此提出的想法进行了讨论。点击链接,即可观看本次圆桌会议的全部内容(提取码:qriz)。
https://pan.baidu.com/s/1_MzVuf4LwJnLgRDRNF7U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