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进入阳春三月,网课也步入第三周。从开学前的不知所措,到第一周初级网课小试身手,再到第二周进阶网课模式的尝试,再到第三周网课互动授课的娴熟,我和我的学生携手步入了网课教学的正轨,一同感受着网课带来的惊喜。
第一周初级网课,小试身手
2月17日,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学,推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模式。在见证了中小学直播网络崩溃之后,太阳集团官网第一周的网课政策更加科学,不再统一指定一个网络平台组织教学,不再统一要求每位老师直播授课。第一周我果断选择了计划B,采用微信语音+PPT录屏的网课模式,初战告捷。

除了战斗在电脑前,程老师也战斗在一线,守卫着武大。
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网课不可大意,因为它关乎整个学期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开课之前的准备是万万不可少的。我的准备工作如下:首先是提前组建QQ群,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收到课程的电子资源和上课信息。开学前一周我在四个微信班群公布QQ群号,留言通知所有同学加入。临到开学前三天,依然还有近10位同学未加入。情急之下,除了在微信班群单独提醒以外,我还发短信一一提醒。双管齐下的效果不错,开学的前一天所有同学进入QQ大群,一个都不少。其次是准备好教材网络学习平台,通知每一位同学进入各自的教材网络平台班级。最后是将学习资源电子文档全部上传QQ群,同时上传到珞珈在线教学平台。在珞珈在线虚拟课堂建立链接,确保学生没有纸质教材也能进行网络学习。
万事俱备,就等开学第一天,我有些小紧张。第一周四个班的教学内容是《高级英语2》先导课,为了保障第一次网课顺利进行,我提前两天用WPS录制PPT视频,发到QQ大群供所有学生预习。同时为了避免网络塞车造成个别学生无法提前观看,我也将PPT制作成PDF文档,发送到QQ大群。
第一周网课,我提前半小时在微信群发签到通知,注明前三名签到有奖。学生们配合度很高,四个班都在微信班群接龙签名。除了一位同学因事请假外,一个都不少。学生这样的表现,令人欣慰!
第一次网课,我课堂设计的关注点是3H,即学生的情感(heart)、对于课程的认知(head)和学生的参与讨论(hand)。第一次网课首先进入的是学生情感(heart)世界。我的第一个提问很简单,就是询问学生PPT上医生照片的数量,由此自然地导入学生当前的情感状态。学生的回答趋同,大多表达了对于闭关生活的负面情绪。于是我不失时机讲解负面情绪的调节策略,比如建立积极的心态、让自己忙碌起来、观看趣味图片等等。简单地讨论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全英文情境。
第一周网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hand)。先导课重在导,促进学生动手参与全英文互动。QQ大群和微信班群分工明确,QQ大群里的PPT录屏提供课程概要,微信小班网课重在答疑互动。我将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测试方式和课程学习方式分解为简单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同学们积极地回答。先导课重在暖场,让学生进入到网课课程学习状态。我的问题设置多为简易数字回答或者词语回答,四个班参与度都很高。文本互动留言条数如下:动机总计116条,人均4.3条;土木总计134条,人均4.8;电气总计104条,人均4条;水电总计144条,人均5.5条。网课课堂高频次的互动参与是常规课堂无法比拟的。网课突破了常规课堂学生依次回答的时空限制,也突破了学生担心出错的情感焦虑,实现了高频次的实时互动。
第一周网课设计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head)。课程目标的设定、教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材平台各个环节的目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全部以问题的形式在微信群里发送。我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构建《高级英语2》的教学生态。因为有PPT录屏的铺垫,学生对于课程规划整体理解无障碍,一些细节问题在问答中一一化解。教材平台使用所面临的挑战,留待时间检验。
总的说来,QQ大群分享PPT录屏+微信小班群语音文本互动的网课形式无技术门槛,对于我这样的技术小白操作便利。同学们积极参与和暖人的留言让我课后兴奋不已,人生第一次网课将终生难忘。
第二周进阶网课,尝试调整
第一周网课虽然进展顺利,但是也有不足。首先,在课后统计学生参与次数时,我发现微信语音授课虽然简便易行,但是统计互动却费时费力。学生平时课堂互动既是课程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整学期学习过程电子档案的一部分。在第一周网课自由交流环节,学生提到学校各门课程任课老师采取的网课方式各不相同,如腾讯会议、腾讯极速课堂、钉钉、雨课堂、微助教、Zoom、学习通+珞珈在线、腾讯会议+希沃白板等。与这些进阶或者高阶网课模式相比而言,我的微信语音网课模式明显过于低端。虽然第一次网课应急可以派上用场,但是长期使用必然会招致学生的不满。于是我琢磨着第二周尝试新的网课教学模式。
第一周网课模式虽然低端,但是内容设计却是凝聚着我多年语言课程教学的心血。先导课是《高级英语2》课程鸟瞰,有教材网络平台作为支撑就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我的教学关注点是内容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第一周网课的课后任务为第二周网课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第二周我决定采取腾讯会议进行网课教学。腾讯会议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微信语音授课的片段性,可以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比如上传教学PPT到会议文档,共享老师或者学生的屏幕,组织单人展示和听力教学等等。学生的互动参与可以以语音和文本两种方式开展:语音互动只需让学生开麦,文本互动在聊天栏实时开展,课后拷贝到word文档存档。

第二周网课我运用腾讯会议开展了《高级英语2》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分为四个:第一个是快速提取听力素材的细节;第二个是训练学生对于阅读篇章信息提取和信息综合的能力;第三个是提高学生英语难句的理解能力和解析能力;第四个是训练学生一分钟口语表达能力。四个教学目标分别使用了腾讯会议的屏幕共享功能、聊天实时互动功能、会议文档上传功能和语音互动功能。
第二周网课设计的核心是教学目标。因为《高级英语2》总体目标是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分解到每一个课堂活动设计。第二周的网课就是围绕听、读、写和说展开。第一个目标设计的听力活动是听不足两分钟的小学生谈论苏格拉底的视频,学生听完之后迅速在聊天栏回答有关苏格拉底个人生平的问题。第二个目标是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阅读篇章里有关苏格拉底个人生平、苏格拉底提了什么问题、苏格拉底如何提问展开。第三个目标是通过会议文档由教师讲解阅读难句。难句体现在结构的特殊性、词语的内涵意义和句子隐含的哲学思想。难句讲解跳出了词语脱离语境和使用的学习方式,将语言意义的构建提至首位。第四个目标是以个人展示的形式开展,由学生围绕任一西方哲学家进行一分钟演讲。
第二周四个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得力于教材网络学习平台+腾讯会议相结合的网课教学模式。教材网络学习平台为网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一周网课的课后任务设定为《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一单元第一篇阅读的自主学习和一分钟个人演讲。第二周网课以腾讯会议组织学习任务和活动,与教材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互为补充。围绕四个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服务于培养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大目标。
我在课后反思发现四个班课堂表现整体良好,文本互动条数虽然较第一周网课有所减少,但是互动的句子长度长于第一周,而且学生有更多的语音参与。反思总结发现参与互动留言条数如下:动机班互动84条,人均3.2条。土木班和电气班分别因拷贝和屏幕死机原因未统计。水电班互动总计93条,人均3.4条。除了9位同学以外,四个班所有同学都在腾讯会议进行了一分钟现场个人展示或者在微信班群提交了一分钟个人展示,任务达成度高。
第三周网课互动,渐入佳境
第三周网课依然以腾讯会议进行。因为有第二周腾讯会议的使用经验,第三周网课更为流畅。因为网课还未结束,在此仅仅描述亮点部分。
我的教学理念是网课授课模式是外在形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核心。教学目标和互动任务是网课设计的关键,网课的成功体现在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和学生课堂内外口语与书面语展示的质量。
第三周网课第一个任务是问卷调查。我组织了两个问卷问题,分别是比较第一周网课和第二周网课,哪个更令人满意;教材网络学习平台哪一部分任务活动对于个人学习最没有帮助。00后学生个人表达意识较强,两个班学生的答案在网课现场一目了然。除了两位同学以外,两个班都认为腾讯会议网课模式更好。教材网络学习平台的co-sharing和iproduce对于个人学习没有帮助。于是我与他们达成一致,以后使用腾讯会议作为网课授课模式,教材网络平台的co-sharing和iproduce不做统一要求,学生可以选做或者直接不做。我会设计更有创意的小组展示替代iproduce。
第三周网课的亮点是小组展示。我设计了一项小组任务,由学生自由组成3-4人小组,以“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sius”为题做3分钟以上小组PPT录屏展示。小组展示可以选择网课现场展示,也可以选择课前发送至微信班群。小组展示的目标是鼓励创意、发展合作能力、挖掘学生才华。这一任务超越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体现英语语言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所以该任务设计为第一单元教学的压轴戏。

学生们的展示让程老师十分惊喜。
从目前学生提交的作品来看,学生的表现可以用“惊艳”两字形容。他们PPT录屏图文并茂,有古朴风也有卡通风,几乎所有作品都添加了优美的背景音乐,每位同学都参与了作品创作,创意十足。作为老师,我是边欣赏边暗自窃喜。作为英语老师,我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语言学习热情的火苗,让它绽放熊熊火光,照亮个体禁足于室内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