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20年“大创”项目院系评审掠影
2020年2月16日至2月26日,法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院系评审如期举行。面对疫情,法学院依据太阳成集团tyc539要求,经过充分准备和研讨,决定采用“视频汇报+在线评审”的选拔模式。
一、前期筹备
本次评审由本科生工作办公室组织,法学院学生社团珞珈法学会协助,评委由项焱、苏绍龙、郑涛三位专家组成。为保障评审顺利进行,本科办前期采用在线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模拟答辩,但网络卡顿、杂音及回声等问题明显。经与评委、学生充分沟通,就“网络在线答辩+线上评审”与“视频录制汇报+线上评审”两种方案面向30个参评项目组进行投票决定。投票结果为2/3以上的项目组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二、正式评审
2020年2月20日,在项焱教授主持下,评审专家在线召开了一次线上评审会议,主要议题涉及项目评选要求,评审标准细化和专家意见撰写等方面。
在线评审环节,评委侧重两个方面:第一,将相似选题的申报书进行归类,进行横向对比和筛选;第二,按照选题新颖性、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可行性等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和排序。


(线上评审结果截图)
视频汇报环节,各项目组就地取材,充分展示。其中,“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研究”项目组挖掘利用电视投屏、遥控器操作等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家中的一切“可用光源”,从团队特色、团队结构、研究基础、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APP隐私政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及回应”项目组把7万字申报书浓缩进4分钟的汇报视频里面,拿着激光笔,站在白板前,给评委们呈现了现场答辩效果。评委根据汇报内容、表达能力、团队的形象,进行打分和排序。
(项目答辩视频截图)
经过紧张的院系评选,“APP隐私政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及回应”等6组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推荐资格,“数字货币及其刑法规制”等24组项目获得省级项目推荐资格。2月28日,评审结果在法学院本科生工作网完成公示,评委针对各小组评审的具体意见也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各个小组,法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三、总结与展望
此次院系评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评审方式,获得学生和老师的认可。线上评审方式给予了评委便捷的交流机会和自由的审阅时间;视频汇报方式给予了同学们充分的创新空间与充足的演练时间。金无足赤,本次网络评审也存在互动性不足的缺陷。视频汇报中,评委和同学不能直观互动,无法展现评委老师对于答辩内容的即时性反馈和评价。因此,未来在开展网络答辩时,我院将竭力探索师生互动的实现机制,创新师生问答环节,让评审更公平合理。
撰稿人:太阳集团官网法学院
202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