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新闻动态>>正文
政管院新学期本科线上教学“面面观”
  发布时间:2020-02-21 | 所属部门:


——天南海北,我们在一起

(通讯员 吴振华)

 

本周开始,政管学院本科课程全面线上开课了。

虽然不能如期回到珞珈山下,

但是我们如期回到了课堂上。

 

我们相距天南海北,

我们相隔五湖四海,

却没有让我们隔开一节课堂的距离。

 

一、坐标:湖南

  教师:吕普生(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当代西方政治学说》授课老师)

吕普生老师过年回了湖南老家,离开武汉的书房,一张简易的书桌,一台电脑,就是他给同学们授课的全部设备。

在开启直播时为了可以随时监测课堂效果,吕普生老师想到了新申请一个QQ号并模拟学生身份进群,随时跟同学们同步,随时发现问题。不能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吕老师就想到了请同学们准备个人简介,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

吕老师还告诉同学们,从下周开始,可能会开启户外上课模式,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给同学们授课,同学们对下周的线上课程更期待了。

 

二、坐标:武汉

教师:冯川(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特聘副研究员,《公共政策分析》授课老师)

作为一名学者,在寒假,冯川老师一直在疫情的中心关注思考着疫情的发展。他陆续发表了《“应收尽收”政策如何落实》《社区防疫,如何安抚宅在家的居民》等调研报告,授权澎湃新闻网发表,引发了社会和决策层的思考。

开学后,冯老师继续在岗履行一名教师的岗位职责,把积攒的思考第一时间带到课堂,告诉同学们,在疫情面前,我们不能只是安心读书。

冯川老师说,不管是课内课外,他最想跟同学们分享,“我们既然是在政治学系,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重心放在思考现实何以如此,重心放在机制分析,观察大众的行为,要体现出政治学系学人的担当和关怀。不要发情绪性的言。真实的政治就是如此,任何国家都是一样,它不会像政治哲学里抽象讨论的那么纯粹那么美好。我们要抓紧时间多阅读、多思考,先输入、再输出,顶天立地、长期坚持,深山老林苦练内功,不辜负这个时代!”

 

三、坐标:武汉

教师:冯存万(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国际安全概论》授课老师)

冯存万老师说,“因为是线上授课,课件成了最直接的师生沟通途径,我特意在课件制作多下了一些功夫,第一页蓝色白字,意味着平和宁静;下方贴一张樱花大道老斋舍的图,以图勾起学生的珞珈情思。其余的页面,则用简笔珞珈山水、人文馆,东湖,行政楼图案等做背景,武大元素处处可见。总体来说,这是任教以来做课件最认真的一次备课。……三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讲解时间比课堂教学更长一些,尤其是面对电脑屏幕近乎木讷的宁静,还不太习惯这种教学场景。这下更理解人际直面交流的重要性了,疫情过后,必然对现场教学更加充满热情——无法替代的热情。”冯存万老师的课程一直深受同学们喜爱,线上授课也是网红款。

   冯存万老师在两天内有两个身份,周三的身份是一名专业课程教师,周四的身份是一名在家属区社区值守的学院党员突击队队员。全身心投入在网络一线给同学们上完课之后,冯老师又换上了防护服,来到了“抗疫”一线,守卫民众安全。

政管学院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向运华老师、阮建平老师、储建国老师、夏冕老师、楼笛晴老师、冯川老师,高娟老师、孙杨老师,都是不同时间,在不同的一线战斗着。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疫卫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专业教师。不变的身份,他们是忠诚的共产党员。

 

四、坐标:辽宁

  教师:周晓明(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国际法》授课老师)

周晓明老师本学期承担本科生专业课《国际法》的教学。为了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早在20201月底周老师就将其与张晓通教授共同录制的慕课——《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国际法》在珞珈在线和中国大学慕课两个平台同时建课,并上传课程说明、学生名单、各章节教学视频、补充资料、参考书、测试题和讨论题等等,以方便开学季我校及全国的学生选修学习。

为了慕课教学和翻转课堂实践的顺利推进,正式开学前一周,周老师加入课程QQ群,再次将相关学习资料、教学内容、大纲、翻转课程实施方式、期末考核标准等相关说明发给同学们提前了解。

217日开学当天,早八点,周晓明老师与同学们首先通过慕课视频讲解课程知识点,再通过QQ群屏幕分享方式将重点、难点给学生进行分析。此外,还与时俱进地设置了思考题,请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法提出哪些挑战。第一次课上,同学们的积极性没有因为网络教学受到丝毫影响,反而积极通过语音或文字向老师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原本计划半个小时的课堂讨论,由于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延长了一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下课后同学们仍旧通过QQ群和珞珈在线评论区向老师提问。周老师当天授课后仍旧始终保持在线,及时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当晚11点,结合学生们对翻转课堂和知识点的疑问,周老师把近4千字的详细的第一次课课后总结发布在群里,供同学课后复习。

周老师感言:“虽然因为疫情不能按时开学,拉远了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但是网络授课方式并没有影响师生的热情,反而延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拉进了心理上的距离。似乎师生已形成默契,在网络空间通过上好课听好课的方式共同抗疫。”

五、坐标:孝感

  教师:石超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卫生法与卫生监督》授课老师)

作为超星学习通的资深用户,石超明老师很早之前就已经熟练掌握并开始运用网上授课方式,128号就建好了QQ教学群,并发放相关教学资料。

石老师一直在不断的摸索如何提高线上教学效果。他说,“这是一次学习和尝试的机会,我从不拒绝新事物,正好机会来了。我很早就注意到今年的特殊性,所以很早就建立了课程QQ群,之前学习通用得比较熟,所以在建QQ群的同时把同学们都邀请到学习通上了,然后在上面上传PPT和其他教学资料,让同学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在得知其他老师反映学习通不是很顺畅的时候,立即全力转战QQ群。由于身在孝感大悟县,设备和网络都不是特别好,运用图片,语音加文字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我把所有PPT全做成图片,发一张,语音讲几分钟,有时文字解释,时不时提问,学生文字交流回答,气氛非常不错。从第一次上课情况来看,效果良好。”

石老师想跟同学们说,“大家都很积极,很配合,在我预想之中,感谢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的同学们,赞你们,爱你们

六、坐标:武汉

  教师:孙杨(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授课老师)

结束了昨天的社区值班,今天的孙杨老师又开启了“线上主播“身份。PPT 屏幕分享+授课画面实时播放,直观形象的数据,亲切磁性的嗓音,让同学们仿佛身在实体课堂上一样。

孙杨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公共卫生,对于疫情防控的起源和发展,孙老师都有着专业角度的思考,也一点一滴的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着。

孙老师说,“虽然学医出生,但最终选择成为卫生领域的研究教学工作者,未能上前线确实有些遗憾!但想来通过教学和知识的传递,可以让更多同学能够认识到社会现象及其机制的复杂性,掌握认知社会的方法,在未来理解社会、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比别人看的更深、更远以及更加透彻。便觉得即便是没有当成医生也不遗憾了,在任何岗位上都可以为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出一份力量,也希望能够让我们优秀的学生把美好的东西继承与传承下去!”

 

七、坐标:武汉

  教师:常荔(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授课老师)

常荔老师担心网络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尽可能掌控网络教学过程,她一方面在电脑上用PPT分享屏幕+语音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同时,在手机上实时接收学生发送信息,及时了解学生上课动态,并予以积极回应。

常荔老师说,“从专业和课程的角度,这次重大疫情提出了人的现代化问题,譬如,公共卫生素养、文明饮食和风险意识与应对等,因而,我从问题切入引导同学们对人的现代化、制度建设和公共管理者责任的关系展开思考,并借此阐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结果出人意料得好。同学们的反馈主动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同时,还针对知识疑点难点,随时在群里向老师发问。教学互动流畅,可以感觉到同学们听课的专注和投入。第一次网络教学实践增加了我对网络授课的信心,也很期待与同学们的再次互动。”

“未见其面,只闻其声”,即使是线上授课,常荔老师的用心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回应,朋友圈里洋溢出来的赞美也带给了常荔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八、坐标:武汉

  教师:田蕴祥(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当代行政管理研究专题》课程组成员)

在武汉“封城”之前,毅然决然决定留守武汉,不回老家过年的台湾籍副教授田蕴祥老师,屡屡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深获肯定的他,积极响应校方的“停课不停学”活动,全心投入网课的建设活动中。

由于田老师的宝宝还不满半岁,怕打扰宝宝睡眠,田老师刻苦地在岳父母家的厨房认真备课录课,目的无非是提供给同学们良好的教学质量。

    田蕴祥老师说:“在这次的网课准备过程中,真心觉得自己在信息化工具的操作功力上有了大幅提升啊!自己的潜力一整个被激发!而且,尽管同事们现在散落在各地,但是为了网课的准备,大家经常在私下热烈地交流讨论,分享经验,相互帮忙!同事们的感情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真的是始料未及的,很开心拥有这么多热心认真的好同事啊!”

九、坐标:江苏

  教师:王增文(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教授,《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授课老师)

作为一名80后的教授,王增文老师一直在课堂上注重和同学们的互动。

王增文老师说,“我觉得线上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不面对老师的时候,有些问题也敢于提问、敢于思考,老师和同学之间也多了一些谅解。从认知角度来看,以前同学们认为的想当然的把人带来就可以上课的被动组织形式,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参与,正向认知的转变非常明显。从态度来看,大家非常积极,比我预想的好很多,这可能就是大灾大难面前,师生积极担当的一种态度吧。从行动来看,同学们一大早就在等待,我7:50开的视频,大家都早早的在线了,这种积极的行动让我非常感动,在大疫面前,大家用更多的理性去战胜非理性,我觉得武大的学生、政管院的学生真的不错!”

十、坐标:山西

  教师:孟颖颖(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副教授,《公共危机管理》授课老师)

    孟颖颖老师是学院本科教学督导组的组长,除了需要准备自己的授课内容外,还需要安排布置督导巡视任务。最近,她经常与督导组的上官莉娜老师、周晓明老师在微信群开会,讨论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督导。

在特殊的时期,《公共危机管理》的课程讲授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使命。孟老师想跟同学们说,“学习不易,网络学习更不易。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付出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站成一面旗帜,就是对此刻仍然奋斗在一线的‘勇士们’的致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是每一个WHUER应有的信念与理念!危急之时唯有担当方显胸怀,让我们的青春在与肆虐的病毒抗争中绽放!” 

 

十一、坐标:东西南北

来看看网络另一端同学们的学习画面吧。网络情缘一线牵,病毒隔离了师生,却隔离不了师生情和学习心。虽然不在课堂上,同学们的作业笔记依然一丝不苟。虽然不在教室里,师生们的教学互动依然趣味横生。

 

  说句心里话,我们都想。我们只是摘录了众多老师中几位老师的授课画面,画面之外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辛勤备课,用心教学。远在澳大利亚的国际关系学系刘天阳老师说,不同的交流媒介,各有长处。传统的实体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替代,但我感觉,在线平台如QQ或微信的文字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平等的交流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易于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流。

 

  不管在天南还是海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每一位政管师生抗疫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关闭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